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必须精准聚焦“国之大者”,在优化营商环境、保护经营主体、稳定发展预期中更好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把优化营商环境监督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纪检监察机关就跟进到哪里,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经济健康、高速发展保驾护航。
营商环境是各类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营商环境优越,市场主体才能信心十足,更具活力。为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解决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首先要亮明态度,紧盯服务保障市场主体这个关键,针对市场主体在办事办证等方面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向全社会公布投诉举报路径,积极引导各市场活动主体向纪检监察机关投诉举报,彰显纪检监察机关从严整治营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其次,要定期对开展走访,查准病灶,从保护经营主体、优化市场环境、提升政务服务、规范监督执法、加强法治保障五个方面,面向各类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广开言路,深入走访重点市场主体了解生产经营遇到的具体问题及表现,及时查清查准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的症结所在。要配合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开展“大调研、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专项行动,主动成立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专班,积极联系市场主体,依托各市场主体属地乡镇、街道纪委建立营商环境监测点,深入市场主体调研走访,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收集经营主体的真实意见建议,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献良策、谋良方。
干部作风的好坏决定着投资环境的优劣、招商引资的效果。好的干部作风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营商环境而言不可或缺。在主动联系服务市场主体听取意见、化解难题的同时,纪检监察机关要驰而不息、持续发力,聚焦干部作风,强化监督,坚决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形成震慑。尤其对在监督执纪执法等工作中发现的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在涉企服务、审批、监管等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人为设置壁垒等问题,综合运用约谈提醒、通报曝光、组织处理、党政纪处分等方式严肃追责问责,持续释放“破坏营商环境严惩不贷”的强烈信号,打造营商环境标杆,持续靶向攻坚、务求干出实效。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问题,发扬钉钉子精神,纠歪风树正气,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对于如何把握政商关系的良性循环,推动领导干部和市场主体家交往既亲又清,作为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既把自己摆进去,补齐监督短板,又要压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督促党员干部在政商交往中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以亲清政商关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既要明确列出政商交往负面清单,规范辖区内党政机关及公职人员与经营主体和市场主体家交往行为,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证,还要把不断强化正向激励,梳理正向清单,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深化运用“四种形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推动党员在阳光下与各类市场主体交往,政商关系即亲又清,同向发力干事创业,助力区域营商环境持续向好。(黄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