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为新阶段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方向,其核心在于以自我革命精神深化反腐败斗争,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全会精神不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指南针”,更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源”。将这一精神转化为实践效能,关键在于以“破”与“立”的辩证思维,在基层治理中实现制度创新与行动突破。
一、以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夯实治理根基
坚持自我革命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全会强调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作为监督执纪的“神经末梢”,从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三方面锻造过硬队伍。通过强化“基本功”训练,将办案实践与理论学习结合,提升干部政治判断力与业务能力,确保队伍既能从“本本上学”,也能在“实战中练”。这种“内外兼修”的素质提升模式,正是自我革命精神在基层的生动体现。
二、以精准施策的治理智慧,破解基层难题
全会提出“坚持精准执纪”,这一要求直指基层治理的痛点。当前,基层问题多表现为苗头性、倾向性违纪,若仅靠事后惩处,难以治本。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的“组合拳”策略值得肯定:一方面,以谈话提醒、批评教育等“第一种形态”管住大多数,抓早抓小;另一方面,对严重违纪问题保持零容忍,形成震慑。这种分层分类的治理逻辑,既体现了严管厚爱,也彰显了纪法约束的刚性与温度。
三、以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释放治理效能
全会精神的核心逻辑在于“以党内监督引领社会监督”,而基层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增强群众获得感。基层治理的经验表明,只有将监督嵌入民生领域,才能实现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例如,针对乡村振兴资金使用、医保基金监管等环节的腐败风险,通过专项检查与制度完善双管齐下,既堵住漏洞,又提升公信力。这种“监督+服务”的融合模式,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正风肃纪的实际成效,也为基层治理注入持久活力。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方法论启示:自我革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需要转化为具体制度与实践创新。唯有将“政治自觉”“精准施策”“人民立场”三者贯通,才能实现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的深层变革。新征程上,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应以全会精神为舵,以群众需求为帆,在破立并举中书写全面从严治党新篇章。 (邱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