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 “反腐败永远在路上” 的铿锵宣示,为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锚定了方位。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在这场攻坚战中淬炼政治品格,在持久战中磨砺斗争本领,在总体战中彰显系统思维,用忠诚干净担当诠释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的精神底色。
一、以历史主动把握反腐规律
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反腐败斗争始终是我们党自我革命的鲜明注脚。从瑞金时期 “苏区干部好作风” 的传唱,到新时代 “打虎拍蝇猎狐” 的雷霆行动,我们党始终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清除害群之马。这是对 “人民至上” 理念的忠实践行,更是对 “两个确立” 决定性意义的深刻诠释。当看到医药领域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当听到基层群众对 “微腐败” 整治成效的交口称赞,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反腐败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攻坚战,而是保卫战。
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既要看到 “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的重大成果,更要清醒认识 “四大考验”“四种危险 ”的长期存在。公开数据显示,党的二十大以来查处的腐败案件中,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崭露头角,这警示我们:反腐败斗争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必须以“ 全周期管理 ”理念推进“三不腐 ”协同发力,既要雷霆惩腐形成震慑,更要扎紧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还要筑牢思想防线正本清源。
二、以系统思维构建反腐格局
在金融、国企、能源等重点领域,腐败问题往往呈现 “链条式”“ 家族式 ”特征。诸多类案暴露出监管缺失、制度漏洞等深层次问题。这启示我们: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要建立“ 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 ” 的工作机制,对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查找权力运行的风险点、监督管理的薄弱点、制度建设的空白点,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和制度创新。
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必须强化 “监督的再监督” 职能。对重大项目资金使用全程跟踪,既保障了政策落地,又防范了廉政风险。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是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见效的关键一招。我们要善于从政治高度把握全局,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
三、以自我革命锤炼过硬队伍
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纪检监察机关不是 “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没有天然 “免疫力”。必须以 “更高标准、更严要求” 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内控机制,完善回避、保密等制度,对执纪违纪、执法违法现象零容忍。要深化全员培训,提升精准监督、精准执纪执法能力,打造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的反腐铁军。
在反腐败斗争中,我们既要保持 “”秋风扫落叶“” 的凌厉攻势,也要彰显 “”春雨润无声“” 的教育温度。要善于运用文化力量,推动廉洁价值理念深入人心,让崇廉拒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纪检监察干部当以 “功成不必在我” 的境界和 “功成必定有我” 的担当,在反腐败斗争中勇当先锋、敢打头阵。让我们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答卷。(范怡晴)